中國動漫產業的昨天、今天、明天
近期熱播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可謂是刷爆了朋友圈,而這部動畫也是創下了38億的票房記錄,并且啟動了在海外公映的計劃,估計破40億不是問題。
《哪吒》的熱播,也讓觀眾們對國產動漫電影產生了新的期待,同時網絡上圍繞著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討論也越來越多。本次就讓我們去回歸一下中國動漫產業的過去,盤點一下現在,和展望一下中國動漫產業的未來。
1.起步階段
中國動漫產業的歷史其實不比日本的晚。早在1926年,上海的萬氏兄弟制作并發行了一部名為《大鬧畫室》的動畫短片,自此掀開了中國藝術史上的新篇章,中國從此用了中國動畫。在二十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有推出了亞洲第一部動畫電影《鐵扇公主》。這也為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打下的初步基礎。
2.發展和停滯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1950年后,作為當時中國動漫產業領頭羊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前前后后制作了超過400部作品,如《小蝌蚪找媽媽》、《東郭先生》、《沒頭腦和不高興》等等,可以說部部用心,款款經典。后來動蕩的時代到來,導致中國動漫產業遭到了致命打擊,所有工作停滯,這一階段沒有一部產品出現,一直到1979年的《阿凡提》才打破了中國動漫產業長達10年的沉默。
3.徘徊
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中國開始引進國外優秀動畫,比如《鐵臂阿童木》、《花仙子》《圣斗士星矢》、《灌籃高手》等。國外作品的大批量涌入,導致了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為主的工作者們的慢工出細活的習慣,完全抵御不住國外成熟的動漫工業。但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還是制作出了如《九色鹿》、《葫蘆兄弟》、《天書奇譚》優秀的作品。但是仍舊是以民間神話故事為藍本創作的,觀眾多少有點審美疲勞了。想比同時期引進的《灌籃高手》這類充滿青春熱血的動漫,自然后者更受歡迎。
4.再次發力
隨著上海美術制片廠的沒落,中國動畫工業開始由央視接管。先后推出了《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哪吒傳奇》、《圍棋少年》、《西游記》等一批優秀作品,同時也是80/90年代一批人的回憶佳作。但是這些作品有一個問題就是仍舊循規蹈矩。雖然在制作上有些進步,但是在內容是缺乏創新。
但是在這一時期有一部動漫是必須要提出了,就是《藍貓淘氣三千問》。這部長達3000集的動漫畫是世界上集數最多的動漫畫。但是相比3000集的劇集,更令人稱贊的是這部動畫片為中國動漫產業生態鏈搭建出來了一個雛形,那就是動畫片—運營策劃—制作—播出—動畫衍生品的營銷。
后來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也是用這種辦法經久不衰了。
5.復興
隨著2006年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開工,讓國內漫迷們似乎看到了中國動畫復興的圣光。在2012年有妖氣在多方籌備下制作了《十萬個冷笑話》,雖然研究采用中國神話,但是性格、形象、說話方式完全的網絡時代的風格。并且2007年A站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二次元彈幕網上線,2009年嗶哩嗶哩彈幕網上線,這些國內領先的青年人文化社區為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網絡平臺。
6.展望未來
市場需求的多元化是中國動漫產業從業者必須要重視的,因為動漫衍生品產業高附加值、受眾人群高度年輕,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而去動漫周邊不僅限制于手辦,還包括服裝、餐飲、科技、文娛、cosplay等等。
IP和商業地產相結合會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例如主題公園、主題咖啡廳等等,所以中國動漫產業也不能停滯于傳統行業。
中國動漫產業目前處于快速發展期,有著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可以說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隨著5G時代的來臨,新一代青年人成為產業中堅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動漫產業必將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一顆新星。
聲明: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死柄木吊的14只手道具
下一篇:學霸爆豪勝己戰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