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萌,風靡世界的日本“萌文化”
在新華詞典中,“萌”這個詞意思是草木的萌芽,一般來表示植物發芽的過程,或者形容一件事情剛開始的時候。
但是在ACGN文化流行的現在,萌不僅僅是小草吐嫩芽,表示對一些事物近似于戀愛的喜愛之情。比如你看見一直小奶貓會說:好萌啊!再或者看一部番劇的時候,里面的某個可愛的小姑娘,像《小林家的龍女仆》中的康娜、《從零開始的異世界》中的蕾姆、《請問您今天要來點兔子嗎?》中的香風智乃等等,你會覺得很萌。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二次元文化中的“萌”多形容女性。
當然,作者為了將人物角色“變萌”,除了可愛的外表和柔軟的音色外,還要從外部條件來塑造“萌”。比如在動漫《爆音少女》中,幾位高中女生對原本屬于男人的玩具機車很感興趣,他們身穿騎行服,站在威猛帥氣的機車上就形成了一種反差萌。
不僅是番劇,手機手機游戲也大量使用這種反差萌。比如碧藍航線和明日方舟。
明日方舟是將軍事題材和戰爭題材與美少女相融合。碧藍航線則是使用了一種叫做軍武擬人化的手法,將每一艘戰列艦擬人化,每一艘萬噸戰艦變成可愛的小姑娘你說萌不萌?
這種軍武擬人化的手法是將反差萌又發展了一個階段。不僅僅是軍艦,武器、飛機、坦克都能擬物化,或者說是“萌化”。
當然在前文我們也說,當你看到小貓小狗的時候也覺得萌。所以,看到蘿莉和看到小正太一樣,萌文化是多元的。可以說是萬物皆可萌。
從寵物到表情包,從書包到圓珠筆,我們身邊的任何事物都能萌化。
但什么東西都是寧缺毋濫,日本知名專家大前研一支出:沉迷于萌文化的人有逃避現實世界的傾向,缺乏進取心,沒有責任感,甚至是無知。
看來萌文化也是一個雙刃劍,有利有弊。
聲明: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蕭亞軒cosRO仙境傳說